新会员充值送彩金平台

旅游學院王燦:論《通鑒綱目》以《春秋》變《通鑒》
分享到

  近日,《宋史研究論叢》刊發我院王燦副教授論文《論<通鑒綱目>以<春秋>變<通鑒>》。據悉,《宋史研究論叢》由已故著名歷史學家漆俠先生創刊,現由教育部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——河北大學宋史研究中心主辦,姜錫東教授擔任主編,由科學出版社出版,每年出版2輯。《宋史研究論叢》秉承漆俠先生嚴謹認真、實事求是的治學精神,著意刊發最新的宋史(也包括唐五代、遼夏金元史等)學術研究成果,多角度探討、展現宋代歷史文化風貌,為傳承中華優秀文明、弘揚傳統文化貢獻力量。《宋史研究論叢》經過多年的改革創新,轉變辦刊思路,稿件質量顯著提高,已被中國知網、萬方數據庫、維普數據庫等國內外知名數據庫存收錄,同時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收錄、轉載,在宋史研究學界享受崇高的聲譽。該刊自2005年入選CSSCI來源集刊目錄以來,連續第6次入選該目錄,也是目前國內宋史研究領域唯一CSSCI來源集刊。




  論文摘要

  《綱目》對《春秋》的繼承,是通過吸收《春秋》的體例和褒貶之法來實現的,主要體現在其體例上。它是在《通鑒》基礎上進一步發展、創造而成的新史著,在很多方面尤其是具體史料上因襲了《通鑒》,因此,《通鑒》是《綱目》最重要的史料基礎和文本依據之一。《綱目》又是自覺地以孔子修《春秋》為榜樣,講求道德褒貶的,從某種意義上而言,它是朱子在史學領域“為往圣繼絕學”的心血結晶,而在后世,它在某種意義上也與《春秋》在孔子身后聲名和地位相類似。體例的改變和創新,集中體現在朱子所定的《凡例》之中,具體體現在《綱目》文本中。 

  作者簡介



  王燦,肇慶學院旅游與歷史文化學院教師,歷史學博士,文獻學博士后,副教授(2013年評定),韓國國立傳統文化大學訪問學者(2017-2018)。曾長期任教于河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。發表學術論文90余篇,其中CSSCI、全國中文核心等各類核心期刊近20篇。獨立或以主持人身份獲得省委省政府優秀社會科學成果獎1項、省教育廳社科成果獎、省社科聯、省社會科學普及成果獎、市委市政府社科成果獎、市社科聯論文獎共10余項,校級獎勵多項。獨立承擔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1項;完成國家重大委托項目子項目、省科技廳和教育廳重點項目、省社會科學普及規劃項目、省社科聯項目、省教育廳重點項目和一般項目等近10項;參與完成國家級、教育部、教育廳、省市社科聯課題等10余項。在國家重要學術出版社出版著作4部。


© 肇慶學院 版權所有
新用户注册领取体验金,白菜网注册领取体验金,002cc全讯开户送白菜 冠军论坛白菜大全cmp,平台不充值送彩金,999论坛白菜大全网站多 555050注册大白菜,最权威的菠菜导航网,免费白菜体验金论坛 最权威的菠菜导航网,白菜彩金社区,新会员充值送彩金平台 美博论坛免费白菜大全,菠菜广告投放平台,最新最齐的白菜网址 冠军论坛白菜大全cmp,电子老虎机送体验金,娱乐网站白菜网站大全